區議會選舉提名期周一(30日)結束,「完善」選舉制度後,有政黨因未獲足夠「三會」提名,宣佈未能參選年底選舉。港府公布,提名期間共收到400份提名表格,翻查各區名單,報稱傳統民主派、泛民主派參選人絕跡。特首李家超周二(31日)研討會時讚揚新制落實有效「愛國者治港」原則,批評有外在勢力抹黑選舉制度,更指責英國在香港殖民後期急速推行「政制改革」,「完全是別有用心的政治操弄,企圖把香港變成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治實體」。
400份提名表格中,沒有參選人報稱與傳統民主派及泛民主派政黨有聯繫。「地方選區」接獲172份提名,大部分是來自建制派政黨,最多為民建聯,有44名;其次是工聯會,有25名;新民黨17人;經民聯有10人;自由黨有4人參選。實政圓桌及民主思路,各僅有一名參選人獲足夠「三會」提名「入閘」。
李家超行會前見記者時表示,在「三會」提名制度下,「無論甚麼背景的人想參選,都要努力爭取提名,這反映出新制度有從中選優的作用。」他指,三會成員可透過提名權,「判斷欲參選的人是否真正愛國愛港、有志服務社區的有能之士,確保獲選的區議員是真心真意」。
期後,他在「完善地區治理 共創美好社區」研討會上致辭,批評有「反中亂港分子及外部勢力依然死心不息,不斷試圖伺機抹黑新制度」。他續稱,英國以不平等條約侵佔香港後,直接委任總督以強權管治香港,當時英國政府無視民主訴求,「總督完全聽命於英國政府,被授予在香港至高無上的權力和特權,不受當地任何制約。」
他又指責英國在殖民統治香港最後階段推行所謂的「政制改革」,是別有用心的政治操弄,「企圖把香港變成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治實體,阻礙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並實行有效管治,延續英國對香港回歸後的殖民政治影響。」
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