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香港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前英國最高法院前院長何熙怡女男爵(Brenda Hale, Baroness Hale of Richmond), 2021 年 6 月任期屆滿後未有續任,近日首度開腔解釋原因。
何熙怡今年 2 月初在倫敦接受英國法律期刊《Constitutional Studies》訪問,指自己決定不續任與香港實施《國安法》有關。
她批評,「《國安法》已經凌駕《基本法》」(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has taken over the Basic Law),鑑於香港現時的發展和變化,更加令她確信三年前的決定正確。
港府周五( 4 日)發稿回應,指何熙怡言論與《國安法》及有關香港法治及獨立的司法權發表的言論與事實不符,「尤其她指所謂『國安法已凌駕《基本法》』這點絕不正確,有違事實。」
港府發言人指,何熙怡從未參予審理任何有關《國安法》的案件; 2021 年 6 月,她以「私人原因」向司法機構表示不續任,與現時的說法有差異。
現年 80 歲的何熙怡於 2018 年獲委任為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但她坦言《國安法》實施時,已覺是時候「悄悄退出」(quietly to bow out)。
她憶述, 2021 年曾收到港府續任的邀請,她認為若果拒絕,有可能被外界解讀為她認為香港司法制度已經無可救藥,或不願與體制有任何聯繫。因此她選擇以「個人原因」婉拒續任,及避免公開評論。
她認為,雖然外籍法官未必會被委派處理國安案件,但他們也被要求「維護體制尊嚴」(give respectability to a system),讓《國安法》看起來仍然正當。
何熙怡於 2017 至 2020 年出任英國最高法院院長, 2020 年開始處理香港案件。
她憶述,當時國安法尚未實施,香港仍有《基本法》,司法獨立仍被視為可行,「法治看起來還算穩固」。
她在訪問中提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案件,批評北京當局拒絕英國御用大律師 Tim Owen 為黎智英辯護,明顯地屬政治干預。
她強調,當時法院本已批准 Tim Owen 為代表律師,但北京最終出手推翻這個決定,「你不會想成為這種制度的一部份——就是不會。」
她亦不具名引述梁國雄就服刑期間被剪短頭髮的案件,認為確是歧視,只差懲教署如何解釋,唯她最終於沒有處理,改由現時亦已辭任的郝廉思勳爵(Lord Collins)聆訊。
「這正是我在英國日常處理的案件,考量因素極為相似,由其香港普通法傳統源遠流長,沒有理由認為這與英國存在實質差異。」辯方亦有引用由她審理的案例作參考。
她補充,自己認識的香港法律人都已盡力維護專業與原則,但他們的努力最終恐怕難以成功。
《國安法》生效以來,至少 6 位海外非常任法官辭任或不續約。其中前英國首席法官岑耀信去年公開宣布辭職,並在文章及BBC訪問中明言,港府對民主派47人案的處理,是他辭任的關鍵原因之一,更直斥香港法治正面臨嚴峻考驗。
上月,港府委任前新西蘭最高法院法官楊偉廉(Sir William Young)為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
消息引發新西蘭政界及港人社群關注,當地多位議員批評楊接受任命猶如為極權政府背書,質疑他對香港法治現況的認知與判斷。
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