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最新 傳媒被查稅|記協質疑稅局程...

傳媒被查稅|記協質疑稅局程序正當性 李家超暗斥記協姑息逃稅

 

香港記者協會(下稱記協)上周表示,至少有8間新聞傳媒及機構、及20名新聞從業員及其家人,被稅局利用多種「離奇指控」追收稅款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27日)回應傳媒提問,不點名批評指有團體「姑息助長成員犯法逃稅,嘗試向政府施壓」。
記協主席鄭嘉如回應李家超指,其言論完美印證「對納稅人未審先判和先罰」的情況確實存在。「記協質疑稅局的程序正當性,特首卻將面對審核的納稅人標籤為『逃稅』、『犯法』。」

李家超於言論中暗示記協為「非專業行業團體」或「假扮專業行業團體」,「真正的專業團體應該是提升行業水平,對於有犯法行為的成員,應該譴責,要求改正,不應該姑息養奸,助長犯法行為」。

記協於1968年成立,為國際記者聯盟和國際言論自由交流會成員。

鄭嘉如引述《彭博社》於記協記者會翌日發表一篇報道,文中指香港因被審核稅務而求助的私募基金及風投公司數目近年亦大增。

「稅局強調是以一視同仁的既定程序進行,那是否代表最近因稅務優惠方案而來港的基金和資金管理公司,他日面對稅務審核時,都可預期會被標籤成『逃稅』」。

鄭嘉如質疑稅局憑空「估計」比實際高幾倍的稅款,並不合理地要求納稅人預繳。

稅務局局長陳施維周六(24日)向傳媒表示,承認稅務局在重新評稅時或未完成資料搜集,

牽涉很多「估計」數據,又強調納稅人有權提反對,最終納稅金額會與「估計」數據不相同。

記協上周召開記者會,批評稅局以「離奇指控」針對小型傳媒,包括向無商業登記人士安插不稅單金額及資料錯漏百出明商業登記號碼、審查機構在未成立前的利得稅、估算當年收入比報稅金額多近2倍等,企圖向資源有限的小型新聞媒體及獨立記者施壓,影響新聞自由。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