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博客 【馮睎乾十三維度】2035...

【馮睎乾十三維度】2035年,人人都是天才?

今天看到兩則趣聞,都跟AI有關。首先是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君彥說,近日向DeepSeek請教如何推動「熊貓經濟」,DeepSeek立即提供十多項建議,梁發現它「比很多議員聰明」。我應該是第一次同意梁君彥,不過有少許補充: DeepSeek應該是比所有議員都聰明,包括梁君彥本人。

第二則趣聞,是Open AI的CEO Sam Altman日前寫了一篇網誌,對未來世界做了以下的樂觀預測:

Anyone in 2035 should be able to marshall the intellectual capacity equivalent to everyone in 2025; everyone should have access to unlimited genius to direct however they can imagine.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talent right now without the resources to fully express itself, and if we change that, the resulting creative output of the world will lead to tremendous benefits for us all.

(到了 2035 年,任何人都應該能夠支配相當於 2025 年所有人的智能總和;每個人都應該能夠獲取無限的天才,按照自己的想像任意運用。目前許多人才因缺乏資源,無法充分發揮潛力。若我們能改變現狀,世界的創造性成果將為我們所有人帶來巨大福祉。)

對於Altman的預言,我總覺得有點賣花讚花香。先不說現在的AI尚未展現出令我嘆為「天才」的創造力和識見——寫作速度確實遠勝人類,但以內容質素來說,99%仍然非常平庸(我時不時都會測試一下),用來交功課是綽綽有餘的,卻談不上有多少創意洞見——就算十年後AI進步百倍,下筆見莎翁或李白的文采,聰明如達文西或牛頓,甚至擁有佛陀及耶穌的智慧,也不見得對每個人都有益處。

即使有天才助手,你也先要懂得問有水準的問題。要是只懂問「如何推動熊貓經濟」,如來佛祖也不能給你一個有智慧的答案。所以,你若想靠AI幹一番大事,做人就不能太梁君彥。簡言之,你的智力如何,你的「碟仙(DeepSeek)」也必如何。

然而矛盾的是,AI演進得越聰明,一般人就很可能越蠢。試想,天下間的知識都彷彿唾手可得,做research、寫文章又有AI代勞(或代腦),這時你就連閱讀、思考、分析、表達的工夫都省掉了,智力怎可能不衰退?即使AI給你高明的答案,你也許已無法理解。當人類把大腦的工作都分配給AI時,自己的人生也隨之外判了。

據色諾芬(Xenophon)在《回憶蘇格拉底(Memorabilia)》所述,美德女神曾經跟海克力斯(Heracles)說:「神不會賜給不勞動、不操心的人任何真正美好和高貴的東西(τῶν γὰρ ὄντων ἀγαθῶν καὶ καλῶν οὐδὲν ἄνευ πόνου καὶ ἐπιμελείας θεοὶ διδόασιν ἀνθρώποις)。」真正的智慧永不過時,如果2035年的世界像Sam Altman描述那樣,這句二千多年前的雋語就值得大家銘記在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