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共搞了一場所謂「紀念中国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邀請普京、金正恩兩大獨裁者觀禮,加上習近平,這樣的「反法西斯」聯盟實在太有說服力了。為了這場盛大的軍事宣傳,聞說北京懸掛超過20萬面紅得扎眼的国旗,還排練了好幾個月,令市內百姓苦不堪言。
例如:坦克晚上在北京街上行駛,隆隆作響,還有軍人步操的聲音,都把人吵得翻來覆去睡不着。住在長安街的某些人更慘,連自家房子也成了「牢房」——居民竟被禁止走出陽台,以免洩漏排練過程。到了這幾天,閱兵沿線的學校、飯店和公司都要關閉。地鐵停運,行車須改道,北京市中心交通幾近癱瘓。
可我想不通的是:紀念抗戰結束,又何必大閱兵呢?一邊炫耀解放軍新型武器,威嚇跟中共競爭或對抗的國家,一邊高喊「和平發展」,未免有點精神分裂。從前周武王偃武修文(就是「和平發展」),很簡單,只是「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尚書・武成》),即「把戰馬送返華山之南,軍用的牛也放到桃林的曠野」,以示戰爭結束,不再需要牛馬征戰。
中共不是喜歡把「中華文化偉大復興」掛在嘴邊嗎?如果真心想復興中華文化,學校就應該趁此閱兵大日子,教一教《國語》首篇「祭公諫征犬戎」了(也收錄於《古文觀止》)。這是從前每個讀書人都唸過的經典名篇,宗旨正是「耀德不觀兵」——「觀兵」即展示軍力以威懾他國,「觀」在這裏解作「展示」,不是「觀看」。
話說周穆王打算出兵征伐犬戎,祭公謀父便勸諫說:「不行啊。先王是靠彰顯德行來治理天下,不是靠炫耀兵力的。兵器應當藏起來,只在適當時機動用,才能震懾別人;若只拿來展示,就是濫用,這樣是嚇不到人的。」(原文:「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
隨後祭公謀父又苦口婆心講述先王怎樣待民:「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以文修之。」大意說,先王勉力於端正百姓德行、讓他們豐衣足食,又能善用物資,令人民富有,並清楚指明利害所在,用禮樂教化百姓。
所謂「耀德」,以現代大白話解釋,即切實改善人民的教育和生活——這才是華夷咸服、萬邦來朝的治國大格局。相較之下,「觀兵」就低級得多了。當然,特區政府那個所謂「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是決不懂亦不敢「弘揚」這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