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博客 【鍾sir@系統學中文工作...

【鍾sir@系統學中文工作室】「融合」抑或「同化」,我們追求的是什麼?

前同事在海外推廣香港語文,到處了解大眾對下一代香港語文教育的想法。近日聊起,他概嘆原來有海外香港人認為語文教育工作並不重要,因為「移民到外國,就應該適應當地社會和文化,而不是只想著故鄉」。近年,香港人離散到世界各地,隨之展開新的生活,筆者相信,有這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融入新環境,是不是就意味著要摒棄自己原來的文化呢?

這個問題,多元文化心理學家提出的「文化適應策略模型」(Berry, 1997)可以為我們帶來啟示。這個模型按少數族裔學生分別是否認同自己的母文化,及移居後當地社會的主流文化,把他們區分成四種不同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最不理想的「邊緣化」﹕學生既不認同自己的原來的文化,又不認同當地的主流文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兩面不是人」,陷入身分認同危機,嚴重影響心理健康。

第二種情況是「抽離」。這是海外港人家長所擔憂的﹕孩子只認同自己的母文化,不認同當地主流文化,導致他們難以融入社群,生涯發展也大受限制。更過份的,甚至不斷要求當地社會改變來遷就自己,惹來本地人反感。

第三和第四種情況,是本文最想探討的﹕「同化」與「融合」。「同化」是指學生只認同當地文化,而不認同自己原來的生活方式。他們全面接受移居地的一切,忘記,甚至厭棄自己的母文化。另一邊廂,「融合」則是指學生同時認同兩者﹕既樂於接受新文化,同時擁抱自己的家鄉文化。這兩種情況,因為表面上孩子都能適應新生活,因此箇中的差別常常被忽視。事實上,自身原有的文化,為我們提供了作為少數族裔生活在新環境裡所需要的勇氣,志意和自信。許多研究都發現,處於真正「融合」狀態的孩子,在學習、社交以至心理健康方面的發展都是最好的。

當然,現實的情況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孩子可能比較在意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特質,例如他們也許喜歡吃炸魚薯條,多於沙嗲牛肉麵,但在音樂的品味上,較偏好廣東歌。「文化」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當中最根本的,筆者認為,非語文莫屬。承載一種文化的語言,能夠最準確地描述該文化一切獨特的事物和價值觀。香港文化的實體,就是香港語文。因此,若海外港人家長希望下一代能真正的「融入」當地,而非單方面被「同化」,香港語文教育絕對是值得重視的工作。

授權轉載:系統學中文工作室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