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呢幾年好多公司多會討論如何管理GenZ員工,而澳洲最新研究數據顯示,GenZ現時已佔整體勞動力的27%,而他們對「好僱主」的定義,正改寫整個就業市場。Randstad在每年發表的《僱主品牌研究報告》中發現,以社會使命為導向的品牌,在2025年成為GenZ心目中的「最佳僱主」,今年前十大中有七間公司屬此類型,相較去年只有一間,有巨大的變化。
調查指出,十間最受歡迎僱主中有六個屬於社會影響型機構,例如公共衛生、社區服務與政府部門,這與去年仍以傳統大型藍籌企業為主的結果大相逕庭,顯示年輕一代在就業選擇上有更強烈的價值觀導向。GenZ並非單純尋求一份工作,更希望找到一個可以實踐理想、展現社會責任的職場。
報告指出,GenZ不單重塑「吸引力」的定義,更加快了整體勞動市場的流動速度。在過去六個月,僅有12%的年長一代轉換工作,但GenZ卻高達22%已換工,另有28%正考慮轉職。數字上似乎代表他們不再願意為了所謂穩定而停留於不合心意的職位,對價值觀不一致的企業,更會果斷離場。
這項研究基於超過5,400名澳洲受訪者的回饋,聚焦本地75間最大型僱主,深入探討求職者在選擇僱主時的驅動因素與偏好,並為企業提供調整策略的參考依據。調查顯示,要在「搶人才」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企業必須清晰展示自身的核心價值與社會責任感。
GenZ的職場文化明顯與僱主價值觀南轅北轍,可謂「徹底顛覆」傳統人力資源策略。GenZ是極具表達力的一群,他們不滿足於表面口號,更關注企業是否真正實踐他們所講價值。得個噏字呃唔到佢哋,這群年輕人識得分辨虛偽與真誠,一旦發現企業只是「扮有誠意」,流失率即大增。
所以,今日的人力資源領袖要肩負更重責任,不能只倚賴傳統招聘包裝,而是要創造真正能吸引人並具意義的職場環境。僱主若想留住這群新生代,就必須從管理層到前線一致貫徹所承諾的價值,包括工作與生活的平衡(Work Life Balance)、員工自主性(Flexiablity)、對多元共融(Multicultural)的實踐等。
與社會價值的接軌已成為企業吸引與留才的關鍵,傳統的升遷模式與拼搏文化,例如「日日做到無停手」,已經Out到唔 Out,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強調靈活、平衡與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企業文化若繼續固若金湯,不願改變,就只能眼白白看住人才流失。企業若想得到GenZ的信任,首先管理層要親身投入與改革,展示真誠與行動力。當年輕員工見到高層都真心實踐企業理念,自然願意投入其中。
最後,調查亦發現,雖然金錢與職位安全仍然重要,但對GenZ來說,已不再排第一。他們更重視一個「有意義」的工作環境,畢竟他們每星期至少有一半清醒時間是在工作中度過,如果這段時間無法得到尊重與價值回報,咁份工對他們來說便毫無意義。
換言之,Z世代所帶來的這場職場革命,並非只是一時的潮流,而是一場深層的價值觀轉移。他們要求的,不只是高薪厚職,而是一份能夠真正反映自我信念、值得投入心力去參與的工作。對僱主而言,是時候認真面對這個現實,重新思考怎樣建立一個真正吸引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職場。
作者:Sydney HR 的日與夜
關於作者:作者為一企業人事部職員,同時為合資格Life Coach,國際九型人格師、MBTI及DISC Advance持牌培訓師。最鍾意玩玩具同寫下嘢。現我城隕落,無比哀嘆,盼一盡綿力,將文化保存,以文會友,抒發一下。這篇文章,歡迎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