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加拿大/北美 【馮睎乾十三維度】哈佛學者...

【馮睎乾十三維度】哈佛學者指神秘星體是外星科技?

繼龍樹諒的7月大災難「預言」後,新一個駭人聽聞的「預言」又以新聞的形式,頻頻出現在我的社交平台上。然而這次發警告的並非漫畫家,而是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
話說今年7月1日,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星際天體,以時速21萬公里直奔太陽系。天文學家推測它來自銀河系「厚盤」(一個充滿古老恆星的區域),本身可能非常古老,年齡介乎30億到110億間。這星體的名字叫「3I/ATLAS」。
名字有什麼意思呢? 「3I」表示它是人類發現的第三顆路過太陽系的星際物體(「I」代表 interstellar,即「星際」);「ATLAS」 則是 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小行星陸地撞擊持續報警系統)的縮寫,也就是發現這顆星際來客的團隊。
之前的星際過客,分別是2017年的 1I/ʻOumuamua及2019年的 2I/Borisov,兩者最終被科學家歸類為彗星。然而今次的3I/ATLAS究屬何物——彗星、小行星,抑或其他物體——由於資料有限,至今尚無定論。
也許你會擔心,它將撞向地球嗎?據科學家估計,它在今年10月最接近太陽,距離約 1.4至1.5 天文單位(AU)——1AU就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約 1.5 億公里);至於它與地球最近的日子,則在今年12月,約1.6至1.8 AU,安全得很,完全沒有撞爆地球的危險。
然而前哈佛大學天文學系主任、現任哈佛天體物理中心理論與計算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ory and Computation)主任的勒布(Avi Loeb)近日卻撰寫多篇文章,提出一個大膽猜想:目前為止,人類仍未能排除3I/ATLAS是外星科技的可能性。勒布之所以發此奇想,是因為他發現了八處異常,例如:
第一,3I/ATLAS的軌道平面與地球的黃道面(ecliptic plane,地球繞太陽的平面)只差5度,若方向完全隨機,這種巧合機率只有 0.2%;
第二,它飛來的時間點,不早不晚,恰好讓它異常接近金星(0.65 AU)、火星(0.19 AU)和木星(0.36 AU),如果這個路過的時間點純屬巧合,機率僅 0.005%;
第三,它的近日點(perihelion,最靠近太陽的位置)在地球對面,「巧妙」避開了人類在地球的觀測。
以上幾點,彷彿顯示3I/ATLAS的軌道並非隨機,而是經過某種精密計算,方便它可以近距離探索太陽系各大行星,同時又避開地球人的偵察。勒布還列舉其他異常狀況,那些比較複雜,我就不在這裏引述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勒布的科普文章:
儘管勒布是哈佛學者,但科學界同行多不賣賬,反批評他危言聳聽。猜測一顆天體是外星科技,乍看的確很像抖音網紅蹭流量的慣技。然而我看了勒布的網誌,發現他十分認真,說話有紋有路,頂多只是抱着開放態度看待 3I/ATLAS而已,並非一口咬定它就是外星人製造的飛船。
最有趣的一點,媒體似乎不大在意報道。勒布提出,若他的猜測屬實,這顆以星體作包裝的飛船可以是敵,也可以是友;若是敵,則可套用「帕斯卡賭注(Pascal’s wager)」的邏輯:你相信某事,如果屬實,則益處遠大於損失;若不相信而發現錯了,則損失遠大於益處。套用在這兒,人類若能及早提防來自 3I/ATLAS 的風險,即使最後證明虛驚一場,也比完全忽視來得理智。
無巧不成話,早前我思考台灣政治時,也想到這個「帕斯卡賭注(Pascal’s wager)」,本來打算寫出來,最後還是放棄了(原因不必多講)。言歸正傳,勒布提出「外星科技論」,其實比較像做思想實驗,而非杞人憂天。他察覺到這顆星體出現異常狀況,手頭上又沒有充足資料證明它是彗星(因為距離太遠了),才大膽提出另類解讀——他認為對異常現象保持開放、勇於假設,才是推動科學發展的最有效方法。
媒體報道勒布的奇想時,往往有意無意忽視他早已戴好的頭盔。他其實說過:「最可能的結果明顯就是: 3I/ATLAS 是完全自然的星際物體,可能是彗星。我們等待天文數據來支持這個說法(By far, the most likely outcome will be that 3I/ATLAS is a completely natural interstellar object, probably a comet, and we await the astronomical data to support this likely orig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圖/ Avi Loeb網誌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