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漆黑的晚上,我再度與溫哥華國際機場相遇,由於這班客機的乘客不多,等候工作簽證的人也是寥寥無幾。我是第一批向職員遞交護照及相關文件的乘客,因此預計能很快取得工作簽證離開,與我的另一半重聚。誰料,我眼看比我晚到的乘客一一離開,自己卻成為最後一位領取工作簽證的人,原因不明。拿到簽證後,我匆匆趕往離境大堂與另一半會合,心中感慨,遠距離戀愛終於可以劃上句號。
在計劃從香港移居溫哥華的期間,我一直擔心能否順利找到工作。由於工作簽證僅有三年有效期,而我必須在2026年8月31日前完成1560小時的工作時數,才能符合申請永久居民的基本條件,因此工作成了我最焦慮的問題。翌日,我將工作簽證放在書桌上,並開始在Indeed求職平台上搜尋工作機會。幸好在另一半的鼓勵下,我抵達溫哥華前已成功取得British Columbia College of Social Workers的註冊資格,能夠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擔任社工。
取得這個資格絕非易事。我不僅需要提交各類文件進行審批和認證,還必須通過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Boards的資格考試。由於我對考試內容毫無概念,只能花數月時間苦讀,最終在4小時內完成170道多項選擇題,並順利通過考試。當我拿到成績單時,好像如釋重負,終於向未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Indeed求職平台上,我幾乎申請了所有社工職位,並嘗試申請Support Worker的相關工作。有些機構要求應徵者在其網站上建立帳戶,填寫申請表並上傳文件。我每天安排上午和下午投遞申請,但若長時間沒有回應,難免感到沮喪。
在等待回應的過程中,我開始嘗試申請Behavioral Interventionist的兼職工作。幸運的是,有幾位僱主安排了面試,但最終未能獲聘。於是,我向在溫哥華的朋友求助,尋找超市、咖啡店或零售店的工作。有些朋友建議我親自將履歷交給零售商店的經理或店員,以增加被考慮的機會。
有見及此,我複印了約20份履歷和求職信,親手遞交給不同零售店舖,並在家中繼續透過Indeed平台提交求職申請。兩週後,我收到一家日本生活用品店的面試邀請,這是我抵達溫哥華後的第一個面試機會。我緊張萬分,決心好好把握。
面試當天,經理詳細了解了我的履歷,並邀請我填寫申請表格。她表示將進行背景資料查核(Reference Check),並把我的申請遞交給人力資源部。兩週後,我收到錄取通知,並確認了兩週後的入職日期。雖然心中鬆了一口氣,但我知道每週的工時仍不足以滿足永久居民申請的要求,因此還需尋找另一份工作。
有一天,我收到一封招聘會的電郵邀請,地點就在住處附近,便決定參加。這場招聘會吸引了許多求職者,我準備了20份履歷,希望能爭取更多機會。在經過一個公共衛生管理局的攤位時,我留意到招聘單張列有社工空缺,於是向他們遞交了履歷。他們建議我回家後以電郵方式提交正式申請,並在離開前安排另一位職員與我進一步交流。
回到家後,我立刻提交了補充文件。三天後,我收到Talent Acquisition部門的面試邀請,距面試僅有三天時間。我全力準備,努力將自己的專業背景表現出來。
面試當天,我身著正式服裝,提前15分鐘進入Zoom會議室。面試過程中,六位面試官輪流提問,包括我的工作經驗、臨床技巧的應用、如何與同事協作,以及對加拿大福利法例的理解。面試還設有情境題,讓我即席解答應對方案。儘管過程緊張,但我盡力而為。
面試翌日,我收到一封要求進行背景資料查核的電郵,但我不敢抱太大期望,深知這個對獲聘與否起關鍵作用。由於其中一位諮詢人無法及時完成查核,我只能耐心等待。兩週後,背景資料查核終於完成,當天我既期待又忐忑,因為這意味著我即將進入招聘的最後階段。
第二天早晨,電話鈴響,我看到來電顯示是部門經理的名字。她通知我已成功獲聘為醫務社工,並確認入職日期。掛掉電話後,我興奮不已,因為我終於在溫哥華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全職工作,開展於溫哥華的新生活。
作者簡介:
鄭子聰 Cyrus(香港青年協會首屆青年作家招募計劃獲選作家,社會工作者,嶺南大學中文系畢業,著有小說《若晴》,散文集《在台灣我曾遇見過的》及《慢遊小店》,文章散見於香港文學評論學會、《經濟日報》、《明報》等。)
免責聲明:以上為投稿讀者之個人意見,《棱角》對所發佈的信息及意見,不予承擔任何責任。《棱角》歡迎大家投稿至:info@points-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