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護短缺問題,無論香港、英美加等地都成為熱門話題,不少新移民在尋找家庭醫生都困難重重。近期興起的AI人工智能會否成為人類求醫的方法?根據美國醫學協會出版的醫學期刊JAMA Network Open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向一組合資格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及ChatGPT提出200個不同醫學的臨床咨詢,包括患者對醫療診斷的詢問、醫療護理需求,對比之下發現ChatGPT的答覆比醫生更有同理心。
研究在200個不同醫學問題的回覆上,從研究所得,超過1/4的醫生回答被認為質量不合格,而來自ChatGPT的回答,不合格率只有不到3%。 相反,來自ChatGPT 的回復,45%被認為是有同理心,而來自醫生的回覆中,有同理心的只有不到5%。根據研究,ChatGPT甚至在回覆質量方面的平均得分比醫生高21%,同理心高41%。
研究提供其中一個例子,一名患者向社交媒體論壇提出問題,「漂白水濺入眼睛後可有失明的風險?」。 ChatGPT首先回應是表示擔心,隨後針對「不太可能的失明結果」,提出了七句建議和鼓勵;而一位醫生則作答「聽起來你會沒事的」,隨後是相關專科的電話。
調查發現ChatGPT的回覆通常比醫生的回覆冗長,雖然可能更有同理心,但亦可能影響臨床判斷。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教授兼高級副院長David Asch擔心ChatGPT背後的輸入源頭,假若太多內容農場的的垃圾內容將會影響其輸出的可信性,在這個領域上仍未可以完全信賴。他認為現時ChatGPT現階段可作為醫生的輔助,而非直接臨床治療。
假如你向ChatGPT提問有關醫學臨床咨詢的話題,它會回答:「雖然我是一個接受過大量信息訓練的語言模型,但我不是有執照的醫療專業人員,我無法提供醫療診斷、治療或建議。」,而且它仍會自我認為人工智能工具不能完全取代人類醫生的價值,不過AI系統仍會解答相關的醫學提問。
新聞來源:CNN、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