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議員胡元豹批評情報單位未有足夠證據就以2021年大選中,華文媒體對保守黨黨領及國會議員的批評,視為外國干預
- 胡認為情報單位有「歧視性」及「標籤化」,文章亦沒有失實
- 當時被針對的前國會議員趙錦榮不同意他的意見
立場親中的參議員胡元豹,上周向外國干預調查委員會提交意見,批評情報單位在未有足夠證據下,將2021年大選期間,加國華文媒體針對前保守黨黨魁奧圖爾及前保守黨國會議員趙錦榮的批評,推斷與中國有關及將其視為外國干預例子「有問題」。他批評上述情報分析帶有「歧視性」及「標籤化」加國華文媒體及其讀者,他亦不認同涉及的文章失實。趙錦榮回覆《環球郵報》時指,胡的言論正反映他不能分辨出複雜的外國干預情況。
《梭角》2月初曾報導,在情報機構提交給外國干預調查委員會的文件之中,當中一部份獲公開的內部文件的內容提及,2021年大選期間,情報單位留意到有針對華裔國民的網上及社交媒體的活動,通過發布失實資訊,鼓勵他們不支持保守黨、其黨領奧圖爾及時任卑詩省國會議員趙錦榮。文件中情報單位指出雖然沒有明確證據,顯示相關行為由中國指示,但通過一些指標,他們留意到多份加國華文媒體與中國或中共的媒體就此事有可能曾進行協調。
在針對奧圖爾的批評中,這些華文媒體指他「差不多會與中國斷絕外交關係」。而針對趙的批評,就涉及他提出要設立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的C-282私人草案。情報單位的文件指,當時這批華文媒體及一些中國媒體,連同在微信上的新聞消息都同樣失實地指控,一旦趙連任及此草案獲通過,所有與中國有關的個人及團體都會被登記作中國的代言人,而當時趙已反駁有關說法不實。
已獲外國干預調查委員會批准作為其中一個參與方的胡元豹,在上周向委員會提交意見,質疑上述情報單位的報告,在未有足夠證據下,就將這些報導說成是外國干預的例子「有問題」。他質疑情報單位指這些華文媒體及在微信或抖音等社交媒體上的新聞,引用來自中國的資料,但他認為奧圖爾的立場早已十分明確,故華文媒體不一定是以來自中國的資訊進行報導。
他亦不認為華文媒體的報導失實,他指由於中國共產黨實際控制中國國有公司,社團等大多數組織,故他認為在趙提出的草案下,華文媒體提出的質疑合理,亦有可討論的空間。
他又指即使在社交媒體上的新聞失實,對於情報單位未有足夠證據,就認為中國指示媒體及通過這些報導進行干預的說法令人困擾。他質疑情報單位將「客觀及合理的觀點」視為外國的政治宣傳,打壓了這些政治性討論,亦標籤了通過這些社交媒體發表的意見。
胡元豹亦批評情報部門的說法,破壞了華文媒體的聲譽,有「歧視性」及「標籤化」加國華文媒體及其讀者。
趙錦榮在回覆《環球郵報》時,指胡的意見反映他不能分辨具有相當資源、有一定成熟性及複雜性的外國干預情況。
另一方面,調查委員會今日否決由多個關注中國的族群團體組成的人權同盟提出,要求禁止胡元豹、陳國治及董晗鵬三人的參與盤問證人的工作。同盟擔心三人被指與中國有密切關係。委員會強調所有證人可在作供前提出通過特別安排,保護其身份免於公開,現行措享足夠,故不用額外禁止三人及其代表參與聆訊此一部份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