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的寒風與細雨讓城市靜止。Remembrance Day 的早上,我走進 Chinatown Memorial Plaza(溫哥華唐人街紀念廣場),抵達時已是十二點半。空氣裡仍留著默哀後的沉穩,好像城市維持著低語般的靜度。紅色罌粟花別在人們的衣服上,也別在我的心裡,也提醒著我,紀念不只是回望過去,更是對和平的深切盼望。參與儀式的瞬間,我想到城市裡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

我們能在街上慢慢走、能在咖啡店談話、能在傍晚散步,是因為曾有人守護了這份難得的平穩。這份想法讓我不自覺地放緩步伐,讓周遭的靜默像薄霧般在心裡慢慢鋪開,而楓葉色的光線在紀念碑前晃動,像是替這座城市翻開一頁和平的篇章。

離開紀念廣場後,我沿著 Robson Street(羅布森街) 前行。早冬的陽光如輕薄的亮光灑在路面上,讓街道顯得明亮而安穩。午後的人潮緩緩移動,每個人都像帶著自己的節奏與故事:有人走向 UBC Robson Square(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羅布森廣場校區),把求知與日常結合;有人前往 Vancouver Art Gallery(溫哥華美術館),或是在尋找能讓心緒穩定的顏色,也有人進入 Vancouver Central Library(溫哥華中央圖書館) 的玻璃長廊,在書海裡尋找一段新的思路;更遠處的 BC Place(卑詩體育館) 充滿熱力,球迷穿著球衣進出,為冰球賽事興奮不已。
街上的氣息交錯成一段從容又富有力量的旋律,輕輕推動著城市向前。站在這樣的光線裡,我突然感到自己雖然只是城市中的一個小小身影,卻能清楚感受到自己與這座城市共同前行的軌跡,而生活的意義也藏在這些不經意的細節裡。

傍晚時分,我再度回到 Chinatown(溫哥華唐人街)。此刻的光線更平易近人,街道像被覆上一層輕透的色調。唐人街本該是城市最有敘事層次的地方,然而街角仍留著舊式招牌,如同多年沒有被細看。某些店面靜靜等待著再次被喚醒。有些巷弄靜得讓人意外,曾經宣傳單張甚多的柱子如今僅剩深不見底的印記。這裡值得更多,不只是整修,而是被重新理解、重新欣賞。唐人街承載著移民的歷程、家庭的記憶與世代的艱苦成果,是城市記憶中最細緻的一個章節。
當我沿著街道走下去,我越能感受到這片土地沉默中的力量。那些低調的店鋪、半掩的鐵門、尚未亮起的招牌,都像是在等待一個新的故事開始。風從建築縫隙間吹過,把遠方餐館傳出的傾談聲音,讓人好像看見這裡曾經熙來攘往的景象。唐人街雖然安靜,但每一步都讓我更確信,它仍然擁有被再次看見的可能。

免責聲明:以上為投稿讀者之個人意見,《棱角》對所發佈的信息及意見,不予承擔任何責任。《棱角》歡迎大家投稿至:info@points-medi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