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香港 【利字當頭】 只剩下一代人...

【利字當頭】 只剩下一代人時間的香港人 – 利世民 (聲音專欄)

只有一代人時間

過去幾天,我跟很多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香港人重遇上。

還記得在去年同一個的場合,我第一次感覺到,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這群港人和仍然留在香港的朋友,終究會有一定的隔閡。有人說我們這些離開了的,不再有資格自稱為香港人的人。另一方,我們離開了的也可能會覺得,留在香港的那些人變得陌生。

事實上,已經有一些參加會議的朋友說:「你不用擔心,因為你所說的情況,現在正在發生。」

或者,這會是香港人的身份和文化的最終結局。有一次我與一位高人前輩閒聊,他說:「我們只剩下一代人的時間。

如果按照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一代人,所指的是一個女性從出生到可以生育的平均年齡;如果以現在的社會來計算,一代人大約是二十幾年。好的,就算我們有二十幾年,我相信在神秘國度,未來的二十幾年也會有很多變數;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專制的社會,每當出現權力轉移的時刻,也往往帶來巨變。以當前這些領導人的年齡計算,二十年內,的確有可能發生許多事。然而,這些外在因素,我們控制不了,所以更重要是我們可以控制和掌握的事情。

那麼,有甚麼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呢?香港人之間的價值觀,光譜可以很闊。畢竟,香港人就是國際化,每代港人都受到世界最新局勢和文化影響。像我這種 Gen X 的人,難免會懷念 1980、1990年代,會更關心文化的傳承。新的一代會關注「進步主義」的事情,會想改變世界,改變國際社會的秩序等。這個觀點上,很明顯見到兩代香港人的差別。

但我相信,不同年代的香港人,都有個共識,那就希望有朝一日有能夠回香港的自由;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回去生活,而是這是我們的基本權利。但我也很清楚,有些人可能會說:「你們這一班人既然已經走了,就不要回香港!」這樣的話,有些是出於善意,譬如他們擔心我們的人身自由和安全;但也有一些是惡意的。

有些人是選擇離開香港,有些人是無奈地離開香港。有些人是在無奈中留下,有些人是選擇留下。所以,無論是選擇留下還是離開,我們都可以將香港人分為四類,而這四類人的價值觀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

然而我想說的是:「假如我們相信,香港是世界的香港,即使價值觀有所不同,身處的地方也不同,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做一個香港人。」

沒有分裂的本錢

「圍爐」是自然不過的社會現象,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舒適圈。但如果指任何人不配做香港人,那麼就是一場很嚴重鬥爭。

自古以來,無論哪個族群,無論大小,對族人最嚴重的懲處,就是放逐。所以,當有人說『你不配做香港人』實際上是等於對某人判處極刑。我知道有海外香港人因受到排擠而自我放逐,遠離港人社群。

然而,我更加擔心,終有一日「你不配做香港人」這七個字,會成為「留港人」和「離港人」之間紛爭。離港的可能覺得留港的人變了,放棄奮鬥,選擇妥協。留港的則指離港的風涼水冷食人血饅頭,以旁觀者的身份,沒有成本地指指點點。

我希望大家能平靜地聆聽我說:「中共最希望香港人因矛盾而分裂,令香港人這個身份變得更模糊,最終漸漸消失。」

少數人統治多數人,最基本的手段不外乎是「分而治之」。反過來說,最高段數的境界,則是能夠高舉一個讓所有人都願意追隨的旗幟。偏偏在社會運動中,都會存在許多矛盾;這是常見的現象,畢竟參與社會運動的許多都是有號召力的性格巨星,他們之間也不易相處。

另外,正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看到有新聞說國安公署再拘捕兩人,原因是他們支持羅冠聰。香港政府明顯想要切斷「留港人」和「離港人」的關係;首先是金錢上的關係,再下一步,可能連聯絡都有困難。未來會否禁止香港人使用 Patreon 等平台,支持身在海外的港人?

寒蟬效應是真的。另外,我又見到有人分享張志剛在《明報》發表的文章,提到除了「軟對抗」還有「遠對抗」,言下之意要用法律和政策以外的手段,來化解海外港人的影響力。

究竟他所指的方法是甚麼?威逼?利誘?還是離間?

雖然說「香港人沒有分裂的本錢」,但如果要一群人無論何時都堅持一致行動,硬生生放棄自己的觀念,那樣的團結,亦未必是好事,更不可能持久。

但請注意,我並非在說我們不需要團結,而是我認為香港人不需要時時刻刻,在每一件事上都有同樣的看法,同樣的立場。香港人不需要團結,但也沒必要互相攻擊、內鬥。

2019 年我們見到有著不同政治理念的人,都能找到一個共識並站在一起。過後,不同觀點的香港人自然回到自己的舒適區,也是很自然的事。

自由社會,人有不同的理念;合則來不合則去,無需硬性整合成一個單一的群體。目標不同,大可和而不同;方法上若有不同的看法,大家也可以各有各做。有競爭是好是,不同人用不同方法去做事,才可以推陳出新。最重要是,有必要時,我們自然會有共同立場,不用一早就強迫大家要齊齊整整。

人間五十年

最後,不瞞大家,這幾天我也默默地給自己設下兩年的期限。

當完成自己手上已有的寫作計劃之後,再看狀況決定,或許之後我不會再公開發表。但請不要誤會,我並非心灰意冷。

只不過是這幾天我忽然覺悟到,改變社會,改變別人想法,是很理想主義的事,該由年輕一輩來做,靠他們的銳氣。而年紀越大,就越應該圓融;最大功用,或許就是當人與人之間的連繫,排難解紛,縮窄分歧。

進步與保守,可以是對立的,但也可以互補不足。正如孔子所說,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耳順,以我理解那就是,是指那怕是不中聽的言論,也能聽到別人的心聲;人到達某個年紀,能夠傾聽既是一種修養,也是福緣。

有些人,到了六、七十歲,一把年紀,卻仍然很在意別人怎樣看。我相信這種人當中,應該是在年青的時候,沒有發表過甚麼,也沒有做出甚麼實事,老來的時候,還是喋喋不休。

假如說,一代人的時間只有廿幾年,一生人也最多一百歲。再過兩年,我四十九歲;好命的話,人生也過了一半。時間其實過得很快。我不想自己老來才心急要做點甚麼,去證明自己曾經存在過。所以當自己找到人生目標,就應該多點做實事,創造多點價值。之後,就用另一種心態和身段去享受生命。

作者:利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