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英國/歐洲 習近平經濟路線負面效應浮現...

習近平經濟路線負面效應浮現 調查:歐企對中國市場不樂觀 25%企業擬減投資

德國在華商會和中國歐盟商會今年6月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雖然55%受訪德企,仍打算在未來數年繼續投資中國,但數字已遠不如2020和2021年疫情期間的逾70%。《德國之聲》認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經濟路線負面效應正逐一浮現,外企對疫後中國經濟反彈的希望已破滅。

是次針對570間企業所做的調查顯示,絕大部分歐企認為,中國已不再是光彩的商業地點。中國歐盟商會會長Jens Eskelund表示,中國的商業氣氛「是我們所感受到的最低的階段」,而且這信心危機還沒結束。

其中,60%受訪企業對中國市場不樂觀,逾40%擔心地緣政治緊張導致制裁或出口管制;俄烏戰爭和台海可能爆發衝突的不確定性,更壓低業者信心,約25%企業承認,因北京致力於更獨立於海外市場,所以將減少投資。

與此同時,外資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正在減退,創新高的64%受訪歐企表示,在中國做生意更難了,約25%歐企抱怨遭遇強迫技術轉讓。

德國和歐盟商會前主席Joerg Wuttke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證實,清楚感受中共和習近平日益激烈鼓吹民族主義,並指「中國出現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化:我們不再需要外國人了,所以我們不會讓他們進入市場」。

報導並指,相較於以往的開放政策,中國現在更強調閉關自守,但習近平意圖執行與世隔絕政策不容易的難題在於,「中國要盡可能地獨立於世界,但同時又希望世界依賴中國。這當然與全球化完全不相稱」。

而隨著外商對中國的投資興趣減弱,可能更重挫因內需疲軟和失業攀升而步履艱難的中國經濟。

新聞來源:德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