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前公布放寬防疫措施的「新10條」後,港府周四(12月8日)亦宣布縮短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和檢疫期,惟未有透露中港通關有何進展。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更直指,因「香港屬境外地方」,安心出行和中國健康碼亦不同;在香港,除安心出行外還有疫苗通行證,兩者一直發揮重要關係,特別疫苗接種率高,故暫時會繼續檢討。
在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上,多名議員關注香港防疫措施會否配合中國「新10條」,以爭取中港通關。
盧寵茂回應指,「新10條」政策屬中國境內政策,而「香港屬境外地方」,檢疫安排已改為「0+3」,與中國保持「5+3」隔離政策不同,形容通關暫時不是討論話題。盧續指局方會與中國保持溝通,爭取更多健康驛站名額,目前名額已增至2000個。
旅遊界議員姚柏良直指目前旅客入境政策不合理,關注局方會否檢視,並取消「黃碼」等入境限制。盧寵茂回應指,入境防疫政策需穩打穩紮,不希望防疫工作走回頭路。
專門研究病毒治病原理的港大學者金冬雁亦指,中港兩地政策不能直接比較,因本港防疫屏障遠高於中國,建議按自身步伐先推「0+0」,日後或更有助中國參考成效。廠商會會長史立德則對通關進度失望,冀農曆年前會有好消息。
醫衛局周四公布的縮短隔離和檢疫期,不論有否接種疫苗,均最快可於第5天完成。為確保政策一致,當局亦取消從台灣或海外抵港旅客的第6和第7天快測,只要求每日快測至第5天,上述安排周五(12月9日)起生效。
新聞來源:綜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