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中國 調查報道 | 俄軍隊經香港...

調查報道 | 俄軍隊經香港規避制裁 取加拿大軍民兩用科技 港環保署供應商對俄賣變壓器

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與加拿大拉烏爾瓦倫貝格人權中心(Raoul Wallenberg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最近發布一份調查報告,再次顯示香港成為俄羅斯以至伊朗規避制裁的樞紐,為其軍事供應鏈提供數百萬美元的關鍵軍民兩用加拿大技術部件,批評加拿大在制裁及執法上嚴重落後及不作為。
《通往戰場的後門:香港如何把加拿大技術引入俄羅斯戰備體系》(Backdoor to the Battlefield: How Hong Kong Funnels Canadian Technology into Russia’s War Machine)報告梳理烏克蘭的戰場鑑證資料、香港的公司註冊紀錄,以及俄羅斯過去三年的海關出入口紀錄,注意到有香港貿易公司將無人機引擎、電壓轉換器、用於通訊的自適應性等化器(Adaptive Equalizer)和衛星導航系統天線等流向俄羅斯軍方,部分被用於俄軍攻擊烏克蘭的伊朗製「見證者-136」(Shahed-136)和「遷徙者」(Mohajer)無人機,以及俄製「海鷹-10」(Orlan-10)無人機中。
《棱角》翻查相關俄羅斯海關資料,發現有香港環境保護署的供應商,在俄烏戰爭後由原本進行食品、醫療保健用品及出口舊衣服貿易,改為銷售電子產品,經俄羅斯公司間接向俄羅斯國企輸出數百萬美元加拿大製電壓轉換器。
部分出貨經一間專門負責香港至俄羅斯高優先級物項清單(CHPL)貨物的物流公司,從元朗流浮山物流貨倉出口。《棱角》另發現,其中一間俄羅斯公司曾從香港、中國以至台灣,多次輸入 CHPL 名單內的半導體以及電源供應器,但至今未被國際制裁。
撰寫報告的美籍律師 Samuel Bickett 向《棱角》表示,幾乎所有幫助俄羅斯規避制裁的香港公司,均設於商務中心或秘書公司,進行轉口軍民兩用部件的大生意,形容做法並不尋常。至於香港政府,因表明不會落實其他國家單方面實施的制裁,故報告認為其做法等同「為非法業者開綠燈」。
他指,加拿大政府應要求當地公司承擔責任,確保其組件最終不會落入流氓國家製造成武器中,不能單單強調其法律嚴謹卻從未執法。「製造商應派遣團隊到海外並遍訪所有分銷商,查明這些東西的真正去向;而加拿大政府幾乎毫無作為,絕少針對俄羅斯或他國執行其制裁法規。」

港人公司不賣食品舊衣 轉賣變壓器予俄羅斯

《棱角》查閱報告提及俄羅斯海關數據,發現一家2011 年成立,由香港身分證持有人劉廣益(Kwong Yik Louis Lau)及潘燕珊(Yin Shan Poon)開設的「銘澤有限公司」(Kim Ocean Limited)(下稱:銘澤)屬香港環境保護署的供應商,原本進行食品及醫療保健用品貿易,亦有向馬來西亞進出口舊衣。

銘澤於 2022 年俄烏戰爭後,向俄羅斯公司輸出 154 宗訂單、總值 200 多萬美元加拿大滿地可(Montreal)公司 Aimtec 在台灣製造的電壓轉換器。部分訂單經由一間專門負責香港至俄羅斯受限制貨物物流的「Corp-Link International Logistics」轉交,送到元朗流浮山的物流貨倉出口。這些電壓轉換器被烏克蘭軍方發現用於 Silok-01 反無人機干擾器 Typhoon-K 裝甲車,以及 2S5M “Hyacinth-S” 自走炮之中。

調查發現,銘澤主要向一間名為「Eltech Component Ltd」的俄羅斯公司進行交易,並出口多款統一分類代碼(Harmonized System Code)為 850440 的 Aimtec 電壓轉換器及電源供應器。然而,該產品早被列入歐盟《軍民兩用貨品與優先技術出口相關限制》

Eltech 本身是台灣「明緯公司」(Mean Well)的分銷商,經中國及香港分公司進口近 3,000 萬美元的電源供應器。特別留意是,Eltech 在俄烏戰爭後,則改向明緯的香港分公司進口,2023 年交易額近 2,000 萬美元。明緯公司曾在 2022 年的公司簡報表明,因應俄烏局勢,現時無法向 Eltech 等俄羅斯分銷售進行歐亞經濟聯盟 (EEU) 的清關認證,令交易一度中止。

Samuel Bickett 向《棱角》分析,這正符合該等俄羅斯採購公司的行徑模式,會「不論何地、不問何人」地四處搜購。

(互動版本按此)
俄羅斯漸改用中國製晶片應對制裁

銘澤亦有跟兩間被歐美制裁的俄羅斯公司交易,其一是被美國及歐盟制裁的 Vest-Ost LLC,另一間則是今年五月才被英國、歐盟及瑞士制裁的 MT-Systems LLC 交易。

MT-Systems 近年大批輸入中國物聯網(IoT)巨頭「上海芯訊通無線科技有限公司」(SIMCom Wireless Solutions Limited,下稱:芯訊通)的 GSM 通訊模組,以及致力發展工業顯示器的「京東方精電」(BOE Varitronix,0710.HK) 的液晶顯示模組。

MT-System 2023 年曾購入近 4,000 萬美元芯訊通貨物,其中 SIM800C 四頻 GSM 無線通訊模組曾被發現用於俄製「海鷹」(Orlan)無人機中。2024 年,MT-System 亦採購大批京東方精電液晶顯示模組。京東方精電主要生產工業用顯示器,原為香港精電公司,2016 年被中國京東方收購。

這兩間與銘澤作交易的公司,均為被加拿大、美國、澳洲、烏克蘭制裁的俄羅斯電訊(Rostelecom)子公司的供應商,供應電訊器材及通訊晶片。另一俄羅斯電訊供應商 Atoma LLC,亦被英國指控與 MT-System 屬同一交易網絡,從中國輸入通訊晶片到俄羅斯。故此,報告批評歐美政府竟未對 Eltech 以及銘澤進行制裁實在令人費解。

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去年指出,雖然俄羅斯仍然依賴西方晶片,並循無視西方制裁清單的中國獲取所需零部件,但也積極尋求替代品規避制裁所限,如改用中國製晶片。

加拿大未有關注出口貨物去向

報告指,加拿大企業間接向俄羅斯輸送通訊器材及部件的角色絕非微不足道,並臚列出相關貨運包括 59 批加拿大製造的網絡及訊號分佈硬件、17 批全球導航衛星天線、1,300 批電壓轉換器,以及 26 批微電子和引擎零件,強調俄羅斯無法生產這些部件,認為加拿大政府必須擴大制裁及積極執法,以免加拿大的科技創新,變成繼續助長俄羅斯的戰爭行動。

報告亦批評加拿大政府沒有跟隨美國或英國去制裁任何在香港從事非法貿易的商號,亦沒有嘗試追蹤貨物離境後去向,甚或加拿大銀行僅於去年 8 月起,方需要向加拿大金融交易與報告分析中心(FinTRAC)通報可疑的規避制裁行為。

直至今年 5 月,加拿大皇家騎警(RCMP)才首次根據加拿大的對俄制裁條例 (Special Economic Measures (Russia) Regulations)執法,在多倫多拘捕一名早於 2023 年被美國制裁的俄裔加拿大商人 Anton Trofimov。

根據資料顯示,Trofimov 報稱地址包括灣仔服務式住宅嘉薈軒(J Residence),而其香港公司 Asia Pacific Links Limited 則位於上環的商務秘書公司內。報告指,他是將加拿大製 Tallysman 衛星天線輸往俄羅斯,而該款衛星天線被發現用於「海鷹-10」無人機。

同樣出口相關 Tallysman 衛星天線的還有 Retronic Technology Ltd。《棱角》發現,該公司網站預設為俄文,而其位於香港灣仔「駿捷商務」的辦公室由中國人登記,同一地址亦有大批中國電子公司登記掛牌。

加拿大外交部長阿南德(Anita Anand)周三(28日)出席自由黨黨團會議後向記者表示,加拿大擁有全球最嚴厲的制裁機制之一,當局正審查加國技術與武器有否輾轉流入俄羅斯,警告任何企業若試圖規避聯邦對俄羅斯的制裁將會受到懲處,「一旦發現違反該法案的行為,我們必將追究相關供應商的責任。」

促加拿大盡快執行制裁

報告敦促渥太華根據其調查結果,向相關被點名的香港和俄羅斯供應商實施制裁,發出部長指令將香港列為高風險司法管轄區,起訴國內違規者,並懲罰盡職審查失當的製造商。

「科技製造商再也不能諉稱不知其產品如何被分銷商轉運… 皇家騎警應投入資源調查可能涉嫌規避制裁的加拿大國民和公司,而檢察部門亦應盡可能提出起訴。」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