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博客 【國際特赦】世界新聞自由日...

【國際特赦】世界新聞自由日|讓世界看見被掩蓋的真相

在世界新聞自由日,我們訪問了在海外報道中國、香港、新疆新聞的記者。他們有的被中國、香港政權打壓,家人承受巨大風險;有的因美國政府暫停資助而「被失業」;有的面臨資金短缺危機,但他們仍然堅持要讓世界看見那些被掩蓋的真相。

Adela
跟進中國、香港和人權新聞14年

我是Adela,從事新聞工作14年,長期跟進中國、香港和人權新聞。記得剛入行時,工作其中一個重要部分,就是接聽中國上訪者的電話;在那個求助無門、新聞媒體被嚴控的國度,他們把香港記者視為唯一的救命草。

無數次在採訪現場,中國民眾把資料塞到我手𥚃,一邊揮手讓我們「快走!快把新聞發出去!」一邊攔住想阻止我們的公安和地方官員。我和其他香港記者就是在這樣的歷史狹縫中,成為為這些無聲者發聲的平台,記錄基層中國民眾遭受的壓迫、他們的反抗,以及部分有志之士對民主及普世價值的不懈追求。

沒想到,曾經被中國民眾視為唯一希望、享有新聞和言論自由的香港媒體,遭到來自同一政權的打壓。幾年間,香港記者被關進監獄、被失業、被恐嚇、被滋擾。

我幸運地在這巨變前轉到了一家美國媒體,成為難得仍能為中、港民眾說真話的新聞工作者,繼續書寫流散者的故事,為歷史作記,也幸運地享有比其他流散媒體更充足和穩定的資源。不過我萬萬沒想到,躲得過極權各種打壓,我卻被美國新一股政治巨浪所淹沒,成為「被失業」記者的一員。

在世界新聞自由日之際,我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機會再做記者,但回想過去14年,能參與寫下歷史的初稿,我為此感前幸福和自豪。

新聞自由很珍貴,但也很脆弱;不能單靠新聞工作者去捍衛,更需要頭腦清晰、具批判思維的讀者和我們一同守護。請永遠對那些總在攻擊和妖魔化媒體的當權者保持警惕,這些人不限於專制政體的巨人,也可以是由民主選舉產生。

古麗恰克熱·霍迦 (Gulchehra Hoja)
自由亞洲維吾爾記者

自2001年10月以來,我一直致力於為追求自由、正義和人權的維吾爾人民發聲。我感謝美國政府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我們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也加深了我對民主和自由的理解。

當我來到美國時,我追求的不僅是「美國夢」,更是自由本身。我相信這個國家對新聞自由和人權的承諾,並做好了付出巨大犧牲的準備。在自由亞洲電台擔任記者的經歷讓我受益良多,儘管這段旅程並不輕鬆。

通過我的報道,我努力揭露維吾爾人所面臨的人權被侵犯情況,聚焦那些原本容易被忽視的不公正現象。儘管我們遭受嚴厲打壓,我們仍然信任美國和自由亞洲電台,同時也清楚地知道,我們在國內的親人正承受著巨大的風險。即便如此,我們仍堅定支持那些無法發聲的維吾爾人。那些正經歷苦難的維吾爾人需要希望,需要相信「世界會關注、會傾聽。和平是可能的、正義是存在的,中國政府的行為終將被問責,自由終將來到你身邊。」

我為自己在自由亞洲電台的工作感到無比自豪。我們是全球媒體格局中一支雖小卻至關重要的力量,致力於捍衛正義與新聞自由的力量,並時刻準備守護這些核心價值。我們不僅僅是在傳遞信息,更是在面臨重大挑戰的同時守護希望,捍衛美國新聞自由的核心信念。

作為維吾爾族記者,我們深知家人在新疆所面臨的巨大危險。我們憂心忡忡,因為中國對他們的迫害仍在持續。最近我們的無線電廣播遭到中斷,這讓局勢更加嚴峻。我們緊急呼籲美國政府為我們提供必要的保護,我們在新疆親屬的安危正面臨嚴重威脅。這不僅是安全問題,更是迫切的道義責任。當前的狀況令人擔憂——我們暴露於危險之中,處於脆弱又無保護的狀態。我們真誠希望,這一局勢能盡快得到改善。

自由亞洲電台,尤其是其維吾爾語部,是維吾爾族群體的重要發聲渠道,且充分展現了美國所代表的價值觀——對人權、民主與新聞自由的堅定承諾。這份承諾是美國的寶貴資產。我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延續和守護這份成就。這背後凝聚著二十多年不懈努力的心血。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強大的人,往往會選擇站在弱者一邊,給予他們支持與力量。

盧昱宇
《非新聞》的創辦人、公民記者/記錄者

我是盧昱宇,2012開始從事記錄中國各種群體抗爭活動的工作,持續至今,許多人可能已通過曾經的《非新聞》認識了我(編者注:盧昱宇曾因創辦‘非新聞 ’平台被判刑四年)。如今,我在加拿大,通過「昨天」項目繼續記錄被審查掩蓋的不公與反抗。兩年多來,我們已記錄下數萬起抗爭事件,其中包括「寧陵事件」、「蒲城事件」等大規模集體抗爭事件。

長久以來,中共試圖通過層層審查抹去那些抗爭的聲音,而我們的工作是讓不公與抗爭被看見、被記住。或許力量有限,但我堅信每條記錄都在為改變積累微光。

目前,「昨天」項目正面臨資金短缺,影響平台運作與發展。我們迫切需要支持,也希望獲得更多關注。我們將繼續努力,讓那些不應被噤聲的吶喊被世界聽見。

棱角編輯部
香港人海外媒體

《國安法》及《廿三條》實施後,香港本地媒體對敏感議題的報導顯著減少。海外香港媒體因應特定環境與時代需求應運而生,記者秉持報導真相信念,為留守者及離散社群提供跨國報導,構築維繫離散港人的新聞網絡。

這些媒體的共同使命,是在香港親民主媒體關閉後,於海外重建平台,以香港為焦點製作專業新聞,填補政治敏感議題報導的空白。通過多元視角,為本地及離散港人提供資訊,連結並反映離散群體的聲音,將訊息輻射回香港,保存文化與語言,承傳香港人身份認同。

海外香港媒體嘗試異地重現昔日專業新聞模式,於民主運動低潮期發聲支持香港。唯在探索報導方向及可持續盈利模式,未來或需整合。

按此閱讀原文

國際特赦組織是一個全球運動,在150多個國家及地區有一千多萬人參與,致力於杜絕人權侵犯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