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以華人為主體人口的列治文市近日因當地議會討論研究建立「毒品注射屋」一事引發爭議
- 在一場反對設立「毒品注射屋」的示威中,有一名白人女子向以華人為主的示威者說出「你們不屬於這裏,滾回香港去」等言論
- 事件上升至種族主義風波,該女子在廣受批評後就相關言論向當地傳媒認錯,但仍形容示威者是被「誤導」
加拿大卑詩省大溫哥華地區的列治文市(Richmond)近日因當地議會討論研究建立「毒品注射屋」(Supervised Consumption Sites)一事引發爭議。當地持正反兩面意見的民眾為此展開激烈討論,在其中一場反對設立「毒品注射屋」的示威中,有一名支持該政策的白人女子向以華人為主的示威者破口大罵,並說出「你們不屬於這裏,滾回香港去」的言論,令事件上升至種族主義風波。該女子後來就相關言論向傳媒認錯。
據當地傳媒《列治文新聞》(Richmond News)報道,該名白人女子在她大罵示威者「滾回香港」的影片在網上瘋傳後,就去信傳媒講述其對言論感到後悔。她向傳媒透露自己在青少年時期染上毒癮,至2012年起開始康復。她聲稱示威者中有人指吸毒者「應該去死」(影片中並未錄得),令她感到非常生氣,從而出現之後的言行。
她表示,「這不是加拿大人應該做的,我們要團結起來互相支持,而非互相攻擊。」她又稱當天在示威現場的市政廳,有一大群「被嚴重誤導、受恐懼驅使的人」,包圍了她與另一人。
她又辯稱自己「絕對不是種族主義者」,說:「我不討厭中國人或任何亞洲文化。我不是一個充滿仇恨的人。」又指「我的反應十分錯誤。沒有理由可以為叫他們回到原本的地方這一行為辯解,我讓我的傷痛為我說話了。」但她重申了自己對政策的支持,並多次形容示威者是被「誤導」。在當天的衝突中她更曾指摘毒品源自中國。而反對政策的當地市議員區澤光(Chak Au)則強調,「我們的社區不能容忍種族主義」,又呼籲加拿大警方介入調查。
這次風波始於當地市議會討論是否考慮研究在當地醫院設立「毒品注射屋」。所謂「毒品注射屋」是由政府為吸毒者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所吸毒,以容許他們能在合資格的醫護人員監督下服用藥物。支持者認為此政策可以減低吸毒者服藥過量致死的風險,並增加他們尋求醫療協助的機會,而反對者則認為建立「毒品注射屋」會影響社區安全,也可能導致其他地區的癮君子為了獲得毒品而前往注射點所在地,其對打擊毒品沒有幫助。此項政策除了在列治文,在其他地方亦極具爭議性。值得注意的是,列治文市議會討論的動議只是決定是否支持就該建議展開研究,不過反對者仍然認為此例一開,後患無窮。
列治文市議會最終雖然通過動議,支持研究在當地醫院設立「毒品注射屋」,不過據加拿大《全球新聞》(Global News)報道,有最終決定權的溫哥華當地衛生部門表示暫時無計畫在列治文市設立「毒品注射屋」,並指該地沒有「重大的風險人群集中」。
列治文市位於大溫哥華地區南部,靠近溫哥華機場,是個以華人為主要人口的城市。當地自80年代即湧入大批香港移民,市內中文招牌、中餐廳、廣東話隨處可見,更有「置地廣場」、「中環廣場」等購物中心,仿如一個小香港,曾被BBC譽為「北美最像東亞的城市」。近年當地亦吸引了不少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其他華裔移民,據2021年的統計顯示,東亞裔人口佔該市的23萬人口中的近六成。
新聞來源:加拿大《列治文新聞》、《全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