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立法會」的「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其中一節討論「弘揚中華文化推動文旅融合」,「議員」紛紛獻計,提出吸引遊客的妙法,而李家超則不經意地展露出自己深不可測的中華文化涵養。
有「議員」問李家超:「會否考慮充分善用中醫藥文化資源,開創香港旅遊新一頁?」正常人只會答「會」或「不會」,然後進一步解釋答案,但非比尋常的李家超卻不直接答他,只是用「桃花源記」答他:
「我之前讀書讀〈桃花源記〉,陶淵明的。這個世外桃源,那個漁夫迷路才去到的,去完之後想再去找不到的。宣傳很重要,宣傳才知道香港是一個桃花源,但香港不是〈桃花源記〉,因為〈桃花源記〉是一個隱世的地方,我們要所有人都知,所以香港我們打造它是不同方面的桃花源是非常正確,更加我們是要把香港不同的桃花源告訴所有人,桃花源內有多少桃花、平時大家如何生活,是要在座各位一齊創造一些路線出來的。」
以上一段話,我隻隻字都懂,但加起來則有點一頭霧水,只能怪自己才疏學淺。當中最高深莫測的一句,莫過於「香港是一個桃花源,但香港不是〈桃花源記〉」。我努力思索十秒鐘,終於想通,不妨跟大家賞析一下。
眾所周知,桃花源是一個地方,〈桃花源記〉是一篇文,而不論古今,大家都把「桃花源」理解為〈桃花源記〉中描述的那個隱世秘境,沒有第二個桃花源。換言之,自古以來桃花源都是〈桃花源記〉不可分割的部份。
桃花源儘管有名,但它從來不是旅遊景點。李家超說得沒錯,桃花源去完之後想再去是找不到的,你只能在迷路的時候陰差陽錯遇上。如今李家超聲稱「香港是一個桃花源」,是否暗示只有「鬼掩眼」的人才到香港旅遊,且去過一次就不會再回頭呢?
至於說「香港不是〈桃花源記〉」,乍看好像不知所云,但看不懂只係你膚淺啫,我認為「任何人士無論出於甚麼理由或動機而提出相反結論,都是完全錯誤和毫無根據」的。像那句以puberty 形容湯家驊的話,只要你細心一想,自然豁然開朗,擊節讚賞。
任何像李家超般唸過中學中文的人都知道,「香港不是〈桃花源記〉」這句話運用了一種修辭手法,叫「隱喻」。將一個地方(香港)跟一篇文章(〈桃花源記〉)並列比較,的確比較少見,但也不是不可能。
例如清人翁朗夫〈尚湖晚步〉云:「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詩人就把山形比喻為「論文」(即好文章的標準),表示兩者都不該平坦而無起伏跌宕之勢。翁朗夫的比喻出人意表,但又在情理之內,實屬佳句。
同一道理,文化修養甚深的李家超說「香港不是〈桃花源記〉」,也是用了類似的隱喻技巧。〈桃花源記〉的主旨只有一個:就是想像一個小小的理想邦,當中可以逃避秦國的暴政,所謂「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是也。
說「香港不是〈桃花源記〉」,寓意根本呼之欲出——香港早已不是那個可以「避秦」的理想之地了。
儘管李家超的一番話沒答到問題,也欠缺具體內容,但平情而論,他的確弘揚了中華文化(至少讓陶淵明在Facebook洗了一日版),且展示了精準的借古喻今技巧,以他的文學修養,由他出任「香港詩詞學會」會長,肯定當之無愧。
圖/ Now新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權轉載:馮睎乾十三維度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