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貨幣平台「綠石數字資產平台」(JPEX)疑於本港違法宣傳及經營,早前被證監會點名稱平台「無牌」並轉介至警方。商業及罪案調查科之後跟進,己經有83人報案,涉及金額達3400萬,是近年香港較大規模集體行騙事件。 最新進展是JPEX 已公開「熄機」:晚上發出特別公告,宣布將於周一(18日)凌晨零時下架理財頁面的所有交易。 JPEX指,屆時用戶將無法進行任何新的理財訂單,而舊有進行中的理財訂單,則會維持至產品結束的日期才可領取收益。 換言之,所有客戶都好大可能血本無歸。
整件事先值得稱許是事件率先由《明報》作調查報道,轉介予證監會事件始被揭發,事件一方面反映獨立新聞的重要性,同時亦顯示監管機構「後知後覺」,引證我一直提出的觀點:香港不宜開放虛擬資產平台予散戶參與,否則類似事件只會一再重演。 自從去年底港府發出一分所謂發展虛擬資產市場的「政策宣言」後,簡單講就是對全球的平台發出一分「邀請函」:「埋嚟睇埋嚟揀」,當然是「引狼入室」,據幣圈界消息透露,目前已有逾百間企業正就申請香港的虛擬資產服務供應商牌照作出查詢。根據官方最新數據,來自中國大陸、歐洲、加拿大和新加坡的20多家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公司已向港府表示計劃在香港設立機構,另有80多家公司表示有興趣這樣做。
更大問題在於證監會及金管局為了急於求成,將過去幾代人努力建立的「審慎監管」原則棄之不理,其中證監會設立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新發牌制度自6月1日生效,理論上平台必須持牌才可在港運作;但唔知邊個天才想出來的措施,居然容許此前已在港營運的平台將有12個月過渡期,結果當然引來部分平台走法律罅。至於金管局亦為了加快本港發展成加密貨幣交易中心,居然罕見對三大發鈔銀行施壓,要求接受加密貨幣交易所作為客戶,甚至鼓勵銀行「不要害怕」,這在過去實在難以想像。
由於證監會放寬監察設立了過渡期,像JPEX 就一方面對外聲稱會在短期內向證監會申請牌照,同時卻已經夥拍網紅大肆對外宣傳「吸金」,令到短時間內損失者眾,據稱在一個「JPEX 苦主群組」中,已有近5000人參與,反映中招者數目龐大。
其實香港去年底發出的「政策宣言」,源於是特區政府急於對外宣稱一切復常,希望急於求成並超越另一區內虛擬資產中心新加坡╴但事實是主導官員認知不足╴像主事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居然說「大家知道虛擬資產不會走(消失),所以更重要是如何有適當監管。」這是何等的無知!
作者:顏寶剛
